第二百八十七章 当务之急(第1页)
范宁走出官衙,只见县城东南角正在修建房屋,其中几人正在争吵着什么,似乎声音很大,引来不少人驻足回望。 范宁有些奇怪,便翻身上马,催马向东南角奔去。 县城周长毕竟是十二里远,从官衙到东南角至少有四五里路程,骑马会更方便一点。 东南角显然正在修建一片宿舍,从已经搭好的地基来看,少说也有一百余栋大房子,按照之前的规划,这边应该是修建工匠和船夫的宿舍,然后在西城再修建军队的过冬宿舍,帐篷也只是现在使用,到了冬天,帐篷就抵御不住严寒。 过冬对宋军之所以成为大问题,主要是军队都是水军士兵,大部分来自江南地区,住帐篷的话,他们恐怕承受不住冬天零下几十度的严寒。 所以修建过冬房舍,就成了目前重中之重的问题。 坦率地说,之前赵宗实在修建过冬房舍问题上做得令人不满意,或许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拖了好几个月,现在九月份了才开始动工。 要知道九月份可是农历,阳历已经是十月了,再过一个半月这里就要下雪,而且雪量很大,也就是说,一个半月的时间要修建几百座房舍,可现在只修建了二十几座房舍,所以范宁才会心急如焚,把过冬问题放在急待解决的甲类事务。 范宁催马疾奔过来,两名工匠首领也停止了争吵,一起上来见礼。 你们二人为何争吵 启禀范御史,我们在修砖屋还是木屋的意见上不统一,修建砖屋比较保暖,但耗费时间,修建木屋则比较快,但冬天不够暖和,卑职考虑还是修建砖屋更适合一点。 另一名工匠道:我并非反对修建砖屋,但主要是时间上来不及,光烧砖就要很长时间。 用石炭烧砖也快,只要人力充足,半个月时间就可以烧出足量的砖块。 范宁心中一动,你们找到石炭了 就在南面三里,我们找到一处石炭矿,埋藏很浅,发热量比木头好,冬天也可以烧石炭取暖,京城的冬天也烧石炭的。 范宁知道日本的煤含硫量太大,不合适烧火取暖,只能用来冶炼、烧砖之类。 他摇摇头笑道:烧石炭容易产生毒气,只能在外面烧,在房间烧还要准备铁炉子,还要用铁皮做烟囱,太奢侈了,反正这里的木材很多,冬天还是烧木材比较好。 这样吧!还是造木房子,木头不用锯开,直接用原木搭建,但每间房子里必须要用砖块靠墙砌火炉,方便冬天生火取暖,所以至少一面墙要用砖来砌,炉子和烟囱都要用砖,可以把砖墙放在北面,你们懂我的意思吧! 两人点点头,我们明白御史的意思! 抓紧时间造房子,我去给你们抓壮丁! 他随即调转马头向军营奔去,不多时,范宁便来到了中军大帐,狄青和林锐在商议着什么,见范宁进来,狄青笑道:范大官人,正好要派人去找你呢! 我也要找你们! 范宁笑着走进大帐,你们先说,看不是我们考虑的是不是一件事情。 林锐微微欠身道:昨天我去找了鲲族酋长,他告诉我,鲲州冬天十分寒冷,积雪齐到人的腰部,我估计住在帐篷难以御寒过冬,所以我和狄帅商量,士兵们最好能改住房舍。 狄青歉然对范宁道:这件事两个月前,范御史就提醒过我们,只是我和经略使都没有太放在心上,现在看来,范御史确实有先见之明,不知道现在补救是否还来得及。 范宁点点头笑道:看来我们是想到一起去了,我就是来谈此事。 狄青大喜,还来得及 现在距离第一场下雪还有一个半月,只要抓紧时间,应该来得及,不过我需要人手,至少要两千士兵。 要这么多人狄青有点惊讶。 实际上现在岛上还有五千士兵,其中一千士兵驻扎在北面马场,另外两千士兵在修建仓库,剩下的两千士兵在军营训练,范宁要两千士兵,等于将所有人都要了,狄青当然有点犹豫。 范宁淡淡道:其实两千士兵我还嫌少,但没有办法,一千士兵去伐木,准备造房和过冬的木材,一千士兵参与造房,这样,我保证一个月内搭建起五百栋木房子。 狄青也知道现在没有时间训练了,保证士兵和船夫工匠过冬才是当务之急,他沉思片刻,便点了点头,对林锐道:我同意范御史的意见,两千士兵全部参与伐木和造屋! 卑职遵令! 随着军令下达,热火朝天的伐木和造屋运动开始展开了,整个唐城和附近森林,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大工地。 范宁却带着徐庆上了船,乘坐大船心事重重向北方牧场去了,如果中原的马匹始终无法适应鲲州的水土和气候,那占领鲲州还有什么意义 ........... 范宁乘坐的大船只用了三天时间便抵达了马场,相比第一次足足用了五天时间,这次北行大大缩减了时间,而且还是逆风的情况下,这得益于船员对附近海况越来越熟悉。 虽然海路十分便利,但修建一条南北直通大道的计划还是被范宁列为乙类方案,也就是明年要开始实施的项目,毕竟陆地代表居住,一旦修通了道路,大量汉人北迁鲲州后,道路两侧就会逐渐出现村庄。 另一方面,海路也比较危险,两个月前,一艘运输粮食的货船就在海岸附近触礁沉没,损失了一万多石粮食和十几名船员,当然,海运的便利性是陆运无法相比,就算修通了道路,陆运也不可能取代海运,只是遇到恶劣海况时,多一个选择的余地。 大船上,范宁站在船舷边注视着远方的陆地,这时,徐庆笑问道:小官人,我们打算招募多少日本劳工来这里干活 范宁看了他一眼,奇怪地问道:你怎么想到问这个问题 我昨天和士兵们聊天,大家谈到了这件事,有好几个士兵还想留在鲲州安家,再娶一个年轻美貌的日本娘子。 说完,徐庆又自嘲地笑着补充道:我估计这些士兵是被酒楼里的日本小娘子勾引住了。 范宁笑了笑道:初步计划招募一万劳工,修城、筑路、开矿、发木、修建码头,另外再招募一千名年轻小娘子,主要从事种菜、织布、挤奶之类的事情,不过我担心不一定招得到。 一定能招到! 徐庆笑道:我听余孝年说,日本国内连连战乱不断,各种税赋多如牛毛,普通百姓被逼得没有了活路,莫说工钱,能吃饱饭就要磕头感谢上天了。 范宁点点头,其实他也是这样认为的,等明年开春后再招募劳工。 船只缓缓靠岸,范宁下了船,马场都监杨云早看见大船,立刻赶来码头上迎接。 这次群牧司一共派了十八名官员和七名兽医前来鲲州建立牧场,其中三名官员留在耽罗岛,其余十五名官员和七名兽医来到鲲州,最高官员是一名副都监,从七品官员,除了十五名官员外,还有百名牧子,当然和五千匹马相比,人数确实不够,朝廷的养马规定是每五匹配一名牧子和一名士兵,五十匹马配一名牧头。 不过朝廷是圈养,而这里是散养,又不太一样,所以又招募了百名鲲族人帮忙养马,这才勉强照顾过来。 马场官衙和马厩距离海边不远,在一座山坡上,杨云骑马飞奔而来,他翻身下马行礼,参见范御史! 怎么样 范宁急问道:马匹情况怎么样,有没有恶化 没有恶化,好转了! 杨云面露喜色,微微叹口道:终于找到原因了! 范宁顿时大喜,连忙问道:是什么原因 杨云一摆手,去署衙吧!我们边走边说。 两人一起向数里外的署衙走去。 马匹出事是因为中毒,这里有一种草,我们没见过,大宋应该没有,这种草本身鲜嫩多汁,马很喜欢吃,但冬天它会结一种白色的小果子,这种小果子有毒,少吃一点没有问题,可是吃多以后,毒素积累到极限,马匹就会死亡,我们将马匹圈养后,便再也没有出现死亡的情况,而且生病的马也慢慢康复,说明不是水土问题,而是牧草问题。 范宁顿时长长松了口气,只要找到原因,就会有应对之策。 他又问道:那怎么办组织人手将这种草铲掉吗 需要双管齐下,我们一方面组织人手大量采摘这种果子,使它数量逐年减少,其次喂马匹时也要适当添一点这种白果子,让马匹自身能抵抗这种果子的毒素,以后就不怕了,实际上各处草原都有毒草,关键要马匹自身适应,宋朝的马匹大部分都是圈养,没有野外生存的体质,所以只能慢慢培养,我相信五年后,我们的马匹完全就能适应野外生存,成为真正的战马。 范宁心中暗暗叹息,要五年时间才能适应啊! 其实范宁也知道,五年时间适应已经很短了,一般都要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培养出好的战马,至于要形成一种战马种类,那就要上百年时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