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大宋超级学霸人物介绍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七百二十三章 决战时刻(第1页)

    随着大批军资运抵应州,和辽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。    五千辆大车到来,使宋军有了充足的临时运输工具,大军开始向大同府进发。    出动的十六万宋军包括八万骑兵和八万步兵,可就算是步兵,也有战马代步,在队伍中间是一万辆大车,满载着粮草北行。    北上大同府当然不会立刻就发动战争,宋军需要寻找一座大本营,囤积物资粮草。    如果有现成的城池当然好,如果没有城池,那就只能自己构造一座大营了。    宋军当然不会现在才临时做决定,他们的斥候早就摸清了情况,大同城南面只有一座怀仁县,不过这座县城距离大同城太远,距离超过两百里,不符合宋军的要求。    宋军要的城池是距离大同城约三五十里左右,明显没有现成的城池,那他们只能在空地上筑造板墙式大营。    地址已经选定,距离大同城约四十里左右,紧靠一条小河,地势稍高,但水源充足。    两天后,大军抵达了目的地,十万大军开始扎下帐篷,数万士兵夯土伐木,开始构筑营墙。    作战大营不可能像应州大营那样奢侈,占地上万亩。    作战大营首先要控制面积,占地最好不要超过三千亩,这样便于巡防,否则大营过于庞大,总会出现防御漏洞。    其次营帐也不能太多,应州是二十名士兵住一顶大帐,但战场这里只能五十人住一顶大帐。    一万辆大车卸下粮草物资后,又在两万骑兵的护卫下南下继续运输物资,这时,宋军的大营已经迅速搭建起来。    一座占地数千亩的大营出现在一望无垠的旷野里,远处数十里外便是大同城。    辽军探子早就发现了宋军的动静,立刻报告了辽军主帅耶律万山。    耶律万山率领众将赶来城头上向远处眺望。    大家心里都很沉重,宋军的到来,意味着延续了近一年的对峙结束了,宋军要开始攻打大同城。    耶律万山心中着实很矛盾,他收到天子耶律洪基的命令,令他死守大同城,但他心如明镜,宋军有威力强大的铁火雷,他根本守不住大同城,结局一定就和幽州城相同。    他该怎么办是出战还是不出耶律万山心中纠结万分。    大家都说说,我们是守城还是出战耶律万山忍不住问众人道。    众人惊讶地看着他,大将萧澜玉躬身道:大帅,幽州城比大同城更加坚固高大,一样被宋军轻易攻破了,我们肯定守不住大同城,只能和宋军决一死战。    都卜罗也道:我们部落的军队从来不会打巷战,只会骑马作战,如果要守城,那让我们来助战还有什么意义    宁布和阿伊克也纷纷表示赞同,他们不接受守城,要么出城和宋军一战,要么就让他们回去,打巷战,他们只能是死路一条。    众将七嘴八舌,但意思都差不多,不愿困死城内,宁愿和宋军一战,耶律万山的副将耶律罕建议道:其实可以先决战,如果不行再撤退回来守城,我想天子的意思是让我们坚守大同府,并非是指点我们怎么打仗,我们可能误解了他的意思。    在众人的劝说下,耶律万山也下定了决心,当然要发挥我们自己所长,守城并不是我们的优势,那就依各位之言,和宋军决战!    众人心中暗暗鄙视,什么叫‘依各位之言’,若败了,好推卸责任吗    耶律万山当即写了一份战书,让手下送去宋军大营。    宋军大营已经构筑完成,数十座哨塔分布在大营四周,围绕大营一圈还挖了深深的壕沟,第二批火油兵甲等物资也送到大营。    此时,范宁正带着数十名将领参观精钢弩炮,众人对强大的弩炮赞叹不已,尤其一次能发射三十六支铁箭,射程达两百步,穿透力异常强大,更是让人刮目相看。    不过范宁倒发现精钢弩炮前面的挡板倒很有意思,平时是平躺在地上,随时可以支架起来,前面布满了两尺长的木刺。    杜俅见范宁对挡板很有兴趣,便解释道:这是挡马板,在危急时刻可以拖住骑兵冲击,保护精钢弩炮撤退。    竖起来我看看!    杜俅连忙招呼一声,数十名工匠上前,两人抬起木板,下面用支架顶住,木板上的尖刺自然就竖起来,木板高达七尺,非常实用也非常便利。    众将都是识货之人,纷纷鼓掌叫好,骑兵强大就在于冲击的第一波,如果第一波被强行挡住,对骑兵的冲击将影响极大。    范宁又问道:那地上怎么固定住    杜俅取过四根一尺长的铁钉笑道:相公请看,这四根长铁钉就是用来将它们固定在地上,非常牢固。    范宁点点头,这个创意很好,只可惜受资源限制,不能采用铁板,否则更是骑兵的噩耗了,从这一点来说,不能不是一种遗憾了。    这时,一名士兵跑进来,单膝跪下道:启禀枢密使,辽军派人来下战书。    人在哪里    在中军帐外等候!    范宁离开仓库区营地,返回了中军大帐。    在大帐门口,范宁遇到了杨文广和种谔,辽军使者被带下去了。    杨文广上前将战书递给范宁道:辽军要求和我们在原野里决战,时间地点由我们定。    范宁看了看战书,问道:其中会不会有诈    种谔在一旁笑道:如果是口头约定,或许会有诈,但这种书面战书,一般不会有诈,契丹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讲规矩,不像西夏人。    范宁沉吟一下道:三天后决战如何    可以,应该准备充分了。    种老将军呢范宁又问种谔。    卑职也同意三天后上午决战。    那地点就选在龙野原,正好在双方大营中间,    范宁随机回大帐,批了战书,命人送给辽军使者。    他随即请杨文广和种谔商量决战之策,范宁对大军团决战经验不多,但种谔和杨文广却经验丰富,他们能策划出一个极为稳妥的方案。    .........    三天后清晨,范宁留一万军队守军营,他亲自率领十五万大军出了军营,向二十里外的龙野原开去,    龙野原地势平坦,大半都是黄土地,只稀稀疏疏生长一些野草。    宋军斥候早就探查过这里,把这里视为双方决战的最理想之地。    宋军抵达了龙野原,范宁远远看见了一条黑线,他手一摆,下令道:就地摆下战场!    宋军分为前中后及两翼五军,其中前军四万人,除了一万弩手外,其余三万全部是长枪步兵。    三百六十架精钢弩炮也属于弩军。    两翼各有两万五千骑兵,他们任务是从两侧保护中军和前军。    然后是五万中军,五万中军由骑兵三万和步兵两万组成,他们的任务是稳住大阵,同时支援各军。    后军是一万人,后军的作用是防止敌军出奇兵从后面袭击,保护大阵的后背。    范宁亲自坐镇中军,杨文广负责前军,种谔负责两翼,后军由都统制张燕统领。    宋军迅速摆下了阵型,数百名士兵将挡马板铁钉敲入土中,挡板暂时平躺着,三百六十架精钢弩炮部署在弩军中间。    范宁冷冷地望着远方辽军,辽军正缓缓向宋军走来,辽军一半以上都是骑兵,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他们主动攻击,才能发挥出骑兵的优势,从情报司收集的各种情报来分析,三万熟女真就是耶律洪基强征而来的‘垫脚石’,他们要为契丹军和两翼骑兵进攻创造条件。    范宁望着辽军得两翼,暗暗思忖道:‘就不知草原部落愿为内应是真还是假’    大战即将爆发,战场上杀机凛冽,一阵狂风吹过,漫天飞沙走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