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504、好运气的家伙(第1页)
林然让杨建龙把他们送回了工厂,而自己驱车来到了故宫博物馆。 在博物馆门口,保安一看是豪车,赶紧站直了身子,以为是大人物来考察。 结果看见林然坐在主驾驶席上,有些错愕。 "林...林先生"他还记得第一次看见林然的时候,他的穿着就像一个穷小子,当时他还是办公楼的保安。 当时就因为看不起人,所以被调来看大门了。 近半年时间,林然经常会来工厂拜访,一来二去两人也熟悉了。 但林然开豪车来,还是第一次见到。 "嗯。"林然点点头,问道:"可以给我一张停车卡吗" "当然。"保安立刻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卡纸递给林然,上面写着拜访时间,停车费一毛钱五小时。 在他开车进去后,保安有些目光呆滞地站在原地。 果然人不可貌相,半年时间过去,他已经完全不同了。 办公室中,唐兰轩神色有些紧张。 他将手中的珐琅彩翻来覆去查看,根本看不出伪造的痕迹。 不由想起了故宫博物馆收藏的珐琅彩,邀请林然一起去仓库查看。 "在名册上记录的珐琅彩,都在这里了。"唐兰轩拿着一本破旧的册子,在一个上库房的建筑里,两旁的货架上摆满了珐琅彩。 林然看的心里有些震撼,还是第一次如此切身实地观看,在清朝,故宫可是人们的禁区。 市面上并没有大量珐琅彩在流通,每一件都价值连成,卖个三五百块钱很正常。 但往往有价无市,有些手艺人看到有利可图,便伪造了一些珐琅彩出来卖。 可事景德瓷器在清朝可是官窑,水平之高,岂是普通手艺人能仿照的。 手里的珐琅彩,应该是个真物件. 唐兰轩一边分析着,一边把林然带入了库房当中,从货架上小心翼翼地抱了一个黑漆木盒下来。 在盒子里还摆放的大量防碰撞的海绵。 "给你看看,这就是正品珐琅彩碗。"唐兰轩把盒子递到林然面前。 因为这批文物还没有整理修复完,并没有对外展出。 林然算是博物馆以外的第一批见到清宫珐琅彩的人了。 看见这碗的时候,第一感觉就是艳丽华美。 他将碗从盒子里拿出,放在掌心,却见碗底有一道裂缝,难怪要放在盒子当中,万一碰水碎裂了,就得不偿失了。 这只碗呈现深弧壁造型,外有浅足,高约十二厘米,足径有三厘米。 瓷胎细洁,釉面莹润。 在碗的外壁,用珐琅彩绘花出牡丹,在春风中枝条缠绕,微风拂过,正欲盛开。 在瓷白处,还赋有刘墉的诗句。 秋风吹梦潇湘浦,回首南楼月正明。 在碗的内壁绘着山水,整个碗透露出一股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意境。 在碗底,还用楷书写着四字:康熙年制。 林然也不由惊叹,珐琅彩的精致程度,确实不是其他瓷器所能比。 唐兰轩微微一笑,说道:"小然,看样子你已经明白了,那我考考你,要如何鉴定珐琅彩" 这时,林然才意识到唐兰轩是有意引导自己,在前世他也经常做这种课堂指引工作。 仿佛回到了刚进国博馆的时候,林然严肃起来。 "珐琅彩有名古月轩瓷,在清朝初期盛行,于雍正,乾隆二朝达到巅峰。" "通常重视外饰,华丽异常,使用釉上彩,民间早有十粉彩不如一斗彩,十斗彩不如一珐琅的说法,珐琅彩被称为官窑中的官窑。" "珐琅彩的制造方法已经失传,所以可以通过三步法进行辩证。" "第一步看素胎,胎体偏薄又不易碎,重量适中,并且没有瑕疵。" "第二步看瓷胎的质量,珐琅彩是从大量的素胎中精选出来,必然是上等的瓷器,手感极佳。" "第三,则是珐琅彩表面的纹理和诗词,由当朝名家和宫廷画师一起,在白瓷上绘制出例如人物山水、花鸟鱼虫的美景,并且题上诗词。" "第三点,才是珐琅彩的精华,也是辨别的关键。" 因为有资格参与珐琅彩绘制工作的画师,寥寥无几。 在清朝史书上都有记载,而他们手中的珐琅彩碗,画师正是被称为画中状元的唐岱。 林然有种回到了毕业答辩的感觉,在他在他鉴赏完后,唐兰轩欣慰的鼓了鼓掌。 "不错,只是对照真品,结合历史知识,就能回答如此完美,怕是为师都不是你对手了。"唐兰轩笑呵呵地说道。 似乎已经忘记了他们最初的目的。 林然不好意思地默默脑袋:"怎么会呢,还有很多要跟老师学习的呢。"。 "这就好,呵呵。"唐兰轩欣慰地说道:"用你自己的方法,对手里的文物进行鉴定,相信你已经有答案了。" "嗯。"林然点头道,他手中的确是真品,但他更加疑惑了,"老师,你听说过千颂集团吗搞文物拍卖的集团。" 思考片刻,唐兰轩说道:"宋苕是江华以前的琉璃坊老板,后来听说搞保险公司去了,千颂拍卖行是他旗下的一家拍卖公司,不过我和他来往不多,总觉得他心术不正。" 原来老师有同样的想法,林然便把今天从拍卖会上拿到珐琅彩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了他。 一百多件珐琅彩 这得挖了一个行宫的遗址才有可能拿到大量珐琅彩,况且这个玩意儿有价无市,部分流落民间的早就被古玩店老板当做宝物收起来了。 同时出手这么多,没问题才怪。 唐兰轩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,说道:"故宫博物馆也管不了这么多,但是,或许可以交给特别调查局去调查一下。" 他和林然回到办公室,然后拨通了特别调查局局长李小海的电话。 这人可是蔡炎的顶头上司,由于是唐兰轩亲自打来的电话,他也没做任何推脱,立刻带着两个工作人员来到了办公室,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。 "在清末的时候,为了逃避灾祸,部分朝廷命官带着文物逃亡,路上全部换成了粮食,而这些东西,在那些特殊的年份,流入了海外。" "当然,也少不了造假的艺人,他们水平不行,但临摹功底不错。只有这两种可能。" 李小海看着林然手中的珐琅彩解释道。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