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56章:关羽与薛举(第1页)
第1556章:关羽与薛举 朱棣也是在称王之后,才知道叔父朱天蓬,竟是父亲派去齐国的卧底,并且对大明忠心耿耿,一直都想让齐国回归大明。 得知这些后,可把朱棣给激动坏了,他以为叔父朱天蓬和父亲决裂,却没想到叔父朱天蓬一直都是父亲留下的暗子。 朱棣称王之后,新明内部的矛盾更加激烈,已经快要到了压制不住的地步了。 这个时候朱天蓬要是能带着齐国并入大明的话,不但能轻易碾压这些叛乱,更能极大的振奋人心,告诉天下人更强的大明回来了。 不过很快范增就泼了一盆冷水,并把朱棣给浇了个透心凉。 是啊,朱天蓬已经是齐王了,就算他真的忠于大明,会回来辅佐自己这个小辈吗 朱天蓬跟父亲兄弟情深,他愿意为父亲放弃王位,不代表也愿意为自己放弃呀 朱棣虽明知仅靠自己,去折服朱天蓬的可能性不大,却也抱有极大的希望,毕竟朱天蓬一旦回归的话,新明所面临的一切危机都将化解。 可是最终,却也让朱棣失望的同时,却依然抱有一定希望。 朱天蓬虽没有同意,但也没拒绝啊,这证明他依旧是心向大明的。 亚父说的没错,叔父还是心向大明的,若是我可以让他刮目相看的话,或许能让他举国而降。 朱棣心中暗道,随即看向范增,问道:亚父,平叛一事,策划的如何了 已经布置妥当。 范增淡然一笑,道:薛举正准备联合徐世绩,一起举兵返回彭城,挟王上以令诸军,却不知徐世绩也是支持棣儿你的。 另外,李过和李岩在薛举的游说下,本来也有些意动一起参与,不过如今却已被为父说服,在棣儿你和薛举分出胜负之前,他们会尽量保持中立。 听到范增一口一个‘棣儿’,言语中尽是关切之意,这让朱棣只觉得拜范增为亚父一举动简直太正确了。 要是不拜亚父的话,范增是也会尽职责辅佐自己,但绝对达不到像如今这般如同亲子,全心全意事无巨细全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程度。 亚父办事,孩儿放心,不过薛举神勇,夺其军易,可想将其诛杀的话,恐怕不容易呀。 说着,朱棣露出惋惜之色,叹道:罗士信将军还在的话,就是借他薛举三个胆子,又岂敢放肆。 朱明虽有不少名将,但顶级却不多,而罗士信战死后,薛举就已经是第一战将了,也正是因为如此,薛举的野心才会膨胀的这么快。 听到朱棣这么说,范增露出神秘的笑容,说道:棣儿,你忘了嘛,除了已故的罗士信之外,我军还有一员大将,实力更在薛举之上。 哦 朱棣顿时精神一震,连忙问道:此人是谁,我怎么不知 关羽关云长。 是他呀。 朱棣顿时露出恍然之色,终于想起了关羽这员降将。 关羽的实力确实极强,甚至曾独战薛举薛仁杲父子,可是他降的并不情愿,一情愿,一直想着立功还完情后,就脱离大明去找自己义兄刘备。 连朱元璋都没能彻底折服关羽,朱棣实在没有把握让这员猛将归心。 亚父,关羽会真心帮孩儿吗朱棣有些怀疑的问道。 棣儿,关羽是个极为重义重诺之人,老主公饶他和刘备之妻一命,关羽承诺一定会报答老主公,那么在报答之前就绝对不会离去。 现在老主公已经去了,关羽所要报答的对象,也就转变成了棣儿你。 范增眼中闪过一丝厉色,淡淡道:所以棣儿,关羽的真心与否并不重要,哪怕他日后依旧想要离开,可只要能帮你除掉薛举就行了。 朱棣见此若有所思,他看出亚父对关羽起了杀心,这是要在杀关羽前榨干他最后的利用价值呀 不过想想也是,父亲和亚父都是爱才之人,可在关羽身上花费了这么多精力,可是他却丝毫都不领情,依旧想着要找刘备,这就有些不识好歹了呀。 关羽这样的猛将,绝对不能放走,不为我所用,必为我所杀。朱棣心中暗道。 就在朱棣范增父子暗中算计薛举之时,正准备举兵的薛举却丝毫都没察觉到。 范增果然还是投向了朱棣。 薛举眼中满是恼怒,一脸愤恨道:这老儿也不好好想想,凭朱棣那个十几岁的小子,他能扛得动大明的大旗吗他能为朱元璋报仇雪恨吗 如今的大明,唯有我薛举才能肩负起复兴大明,才能真正替朱元璋报仇。 薛举嘴说的大力凛然,可言语间,却已无对旧主朱元璋的敬意,显然只是为自己反叛在找一个好听点的借口罢了。 父亲,徐世绩已经答应和咱们一起出兵,我们两军合兵后等入了彭城,杀了范增老儿和朱棣小儿,您就是新的明王…… 薛仁杲话音未落,薛举却一巴掌打了过来,把薛仁杲都给打懵了。 会不会说话说的你老子跟造反一样,本将是去诛杀野心勃勃的范增老贼,然后辅佐幼主。 听到父亲这么说,薛仁杲顿时反应过来,连忙道:是是,父亲说得对,咱们是去清君侧。 报……启禀将军,账外有人,说是,说是…… 见护卫有些吞吞吐吐,薛举当即皱眉道:到底说了什么 说是来救将军您的性命。 什么孩儿这就去杀了这个贼子。 薛仁杲大怒,就准备往外走,却被薛举给拦下了。 让人进来吧,本将倒要看看,是谁在故弄玄虚。薛举冷笑道。 很快,一黑衣女子走进薛举的大帐,行礼道:上官海棠,见过薛举将军。 薛举见来人是个女子,眼中不由闪过一丝轻蔑,冷冷道:就是你说要救本将的命不知怎么个救法呀 上官海棠淡然一笑,不紧不慢道:请将军容许小女子重新自我介绍一下,原厂卫玄字一号密探,现太平卫,上官海棠,见过薛举将军。 什么 薛举猛地站了起来。